
二是公司治理。根据《若干意见》,红筹公司股权结构、公司治理、运行规范等事项可适用公司注册地公司法等,不要求改变其原有的治理机制与决策程序,同时对董事履职调整了适用安排。三是信息披露。持续信息披露在原则遵守现行信息披露制度的基础上,针对不同试点主体作出适应性调整。如充分考虑已在境外上市红筹公司面临监管差异和转换成本,对其定期报告、业绩预告、重大交易、关联交易等事项的披露标准与时点作出适应性调整。为充分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,特别强化了风险揭示要求。
正式文件: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,净值生成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,及时反映基础金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,由托管机构进行核算并定期提供报告,由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确认,被审计金融机构应当披露审计结果并同时报送金融管理部门。金融资产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,鼓励使用市值计量。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,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以摊余成本进行计量:
据申万宏源统计,2017年共计有39起交易有VC、PE参与,其中19起交易是VC、PE退出,数量占比约为49%;从交易金额来看,2017年VC、PE退出项目交易金额约250亿美元,占所有参与项目交易金额的82%。在2017年VC、PE参与的十大并购案中,其中有6起交易是退出,这其中包括中投公司收购英国Logicor Europe地产的项目以及海南航空收购美国希尔顿集团25%股份的项目。
据财政部国库司副巡视员李大伟介绍,分税种看,2018年,国内增值税一、二季度分别增长20.1%、13%,三、四季度相继回落至2.2%、0.5%;关税一季度增长6.3%,二、三、四季度分别下降6.4%、2.1%、17%;个人所得税一、二、三季度分别增长20.7%、19.9%、23%,四季度转为下降2.7%。
来源:固收江坛原标题:【固收江坛】怎么看近期发行的次级永续债? ——信用债市场周报20191125报告摘要►怎么看近期发行的次级永续债?近期次级永续债(剔除银行、非银金融)发行明显放量。8月份以来,次级永续债陆续开始出现在债券市场,截至11月22日,10月、11月两月次级永续债(剔除银行、非银金融)已发行16只,在此之前一共仅发行过4只次级永续债(剔除银行、非银金融)。
一级市场:信用债发行上行,同存净融资额走高根据wind统计,本周非金融信用债发行量为2465.81亿元,与上周相比上行15.48%,净融资额总计为585.07亿元。从行业角度来看,本周交通运输、采掘、食品饮料等行业存在净融资缺口;从品种来看,本周短期融资券发行量最高,达1132.3亿元,其次是公司债,发行830.91亿元;本周企业债、定向工具和短期融资券分别出现-56.59/-48/-30.5亿元缺口。本周取消或推迟发行债券共有4只,计划发行规模25.8亿元,较上周增加17.8亿元。